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刊为中央级全国性技术类医学期刊,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,国内外公开发行。主要报道临床医学各学科的新成果、新技术和诊疗新经验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首页>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
  • 主办单位:河北联合大学
  • 国际刊号:1007-9564
  • 国内刊号:13-1221/R
  •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编辑奖二次(2001年、2003年)期刊收录:万方收录(中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知网收录(中), 统计源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), 维普收录(中), 国家图书馆馆藏
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第10期

高血压病时间治疗学的理论探讨

庞相云;张星亮

关键词:高血压病, 时间治疗学, 自主神经病变, 压力感受性反射, 夜间血压, 昼夜节律性, 非杓型, 血压变化, 老年组, 波动, 血流动力学异常, 脂类代谢紊乱, 原发性高血压, 血管顺应性, 代谢性疾病, 上升型, 敏感性, 神经内分泌, 电解质紊乱, 靶器官损伤
摘要:原发性高血压(EH)不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性疾病,而且也是代谢性疾病,常伴有糖、脂类代谢紊乱,电解质紊乱及心、脑、肾、血管等靶器官损伤(TOD),由于动态血压(ABPM)的节律性波动,促使治疗观念发生改变[1]。本文就其时间治疗学的有关问题,报告如下。1 血压波动模式1.1 季节差异性 ABPM显示,壮年组平均血压(MBP)春、秋高于冬、夏季;老年组则冬季高于夏季,而春、秋居中。就MBP波动而言,前者以舒张压(DBP)为主,后者以收缩压(SBP)为主。原因为:老年组由于气温改变,壮年组由于情志所伤。1.2 昼夜节律性 美国JNCIV报道ABPM参考值白天<18.0/11.3kPa,夜间<16.0/10.0kPa,该标准适于国内EH患者[2]。常人ABPM呈双峰一谷或一峰一谷即8:00~9:00主峰,17:00~18:00次峰,2:00~3:00低谷。1、2级EH与此变化相似,但血压较高,波辐较大22.1~14.8/15.2~9 3kPa,并双峰顺延1~2h(分别为11:00、19:00)[3],3级、老年EH及伴TOD则昼夜波幅减小甚至消失[4,5]。昼夜变异机制迄今未明,可能由于神经内分泌、自主神经、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、心钠素及血管扩张因子(ProANF31~67)等的节律性综合因素所致。昼夜节律异常特别是SBP异常[6]与自主神经病变、血压严重程度及TOD有关,并以自主神经病变为主要原因。1.2.1 夜间血压变化 当夜间血压(SBP或MBP)均值比白天下降>1.33kPa(10%)时,属生理性波动,称为杓型(dipper),反之则称为非杓型(non-dipper)[2,4,5,7 ]。EH患者血压夜间下降减少,随年龄增长而呈非杓型增多[7]。有报道认为在盐负荷下夜间交感神经抑制性降低,致EH呈非杓型。对杓型似乎与交感张力、外周阻力及心输出量的夜降有关。1.2.2 晨间血压变化 晨间血压高峰(晨峰)分为起床后随活动而急剧上升型(70%)和醒前已上升型(30%),前者以老年EH居多,而后者以年轻者为主。前者因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随增龄和TOD进展而减弱、血管顺应性减小及反应性亢进等所致,且TOD愈重晨峰愈著[7],后者则因自主神经节律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