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简介
本刊为中央级全国性技术类医学期刊,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,国内外公开发行。主要报道临床医学各学科的新成果、新技术和诊疗新经验。
往期目录
-
2000
-
2001
-
2002
-
2003
-
2004
-
2005
-
2006
-
2007
-
2008
-
2009
-
2010
-
2011
-
2012
-
2013
-
2014
-
2015
-
2016
-
2017
-
2018
首页>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

- 杂志名称: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
- 主管单位: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
- 主办单位:河北联合大学
- 国际刊号:1007-9564
- 国内刊号:13-1221/R
-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编辑奖二次(2001年、2003年)期刊收录:万方收录(中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知网收录(中), 统计源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), 维普收录(中), 国家图书馆馆藏
抗生素与内毒素释放
梁晋全
关键词:抗生素,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, 霍乱弧菌, 有害物质, 全身炎性反应, 内毒素, 病理生理改变, 由内向外, 启动因子, 严重感染, 死亡, 实验动物, 上世纪末, 绿脓杆菌, 化学成分, 肺炎杆菌, 毒性成分, 大肠杆菌, 脂多糖, 障碍层
摘要:人类对内毒素的认识始于上世纪末、本世纪初。当时Richard Pfeiffer发现热活的霍乱弧菌溶解物中含有一种毒性成分,能引起实验动物休克和死亡。为了与活霍乱弧菌所分泌的不耐热外毒素相区别,他将这种热稳定的物质称为内毒素(endotoxixin,ET)[1]。ET是G-菌(如大肠杆菌、肺炎杆菌、绿脓杆菌等)外膜的一种大分子物质,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脂多糖(1ipopolysaccharide,LPS)[2]。1 ET的作用G-菌胞壁是一个很复杂的结构,电镜上可见三层。由内向外分别是内膜、粘肽及外膜。LPS在菌体表面形成一个疏水的障碍层,限制有害物质(如胆盐、消化酶以及某些抗生素等)的进入,使细菌能够避免很多宿主固有的防卫因子(如补体、溶菌酶、阳离子、蛋白质等)的作用[1]。G-菌引起的严重感染,很容易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(SIRS),进一步恶化则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(MODS),后走向死亡。现已认识到这种进展的病理生理改变的启动因子就是ET。
友情链接